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版权输出先进单位 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音乐改变乡村,爱心铸就梦想

时间:2020-04-24    点击量:2955

 我在2012年5月有幸观看了纪录片《马兰的歌声》。看完以后,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我的感受:、美好、深刻。坦白地说,纪录片脉络清晰,气质拙朴,影片里山谷、老人、儿童、音乐、邓老师,给人的感觉清澈而又温暖。后来查看资料得知,这部纪录片是导演刘汉祥还在北影上学的时候,自费跟拍了邓小岚老师和马兰村孩子三年,剪辑编辑而成。好在天道酬勤,纪录片推出以后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并获得了第18届中国纪录片“纪录长片十佳作品”奖等一系列的奖项,被誉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机缘巧合,从2012年开始我和刘汉祥导演成为互相关注的微博好友。他的微博更新并不多,间或都是最新拍摄的纪录片比如《夏日流动影院》《少年少年》等。电影变得越来越精致,题材依然是关乎孩童、关乎当下、关乎美好。这八年里他依然不定时地转发马兰村新的消息。马兰的故事也一步步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走进这个故事就像走进一座布满交叉小径的花园,似乎到处都藏着美好和隐喻。作为一个编辑,我也有了想把这个故事改编成图画书的念头。我认为图书承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可以弥补彼时纪录片拍摄的一些缺憾。而纪录片的音乐性,以及对故事真实记录的那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如何从图书中呈现,又是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这一问题困扰着我,也渐渐成为我内心的执念。

1587627333681_srjs.png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原创绘本《马兰的歌声》将于2020年6月出版发行

  直到2016年11月,我读到了当年凯迪克金奖图画书《寻找维尼》的中文版。《寻找维尼》中文版在策划设计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解决了我心中一直以来的设计困扰。这本书讲述了小熊维尼的原型——一头加拿大母熊在一战中的真实经历。维尼中有这样一句话深得我心——“有时候最好的故事往往都是真的。”我也明确了我内心深处的执念:在贫困的农村里教孩子们音乐,这似乎是一件很“乌托邦”的事情,而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城市还是乡村,中国还是世界,人类都是相通的。回归这个故事的本质,这依然是一个革命后代回报革命老区的故事,它从过去走来,并一直持续发生着,因为有了音乐性和教育性,使得故事变得非常传奇和独特。邓老师用音乐改变了村庄,我相信她的故事也同样可以治愈更多的人。

1587627042744_849e.jpg

邓小岚

  邓小岚,祖籍福建闽侯,1943年出生于河北马兰村。其父邓拓,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代英才,曾任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社长。其母丁一岚也曾是《晋察冀日报》的一员,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

1587627073945_ablg.jpg

邓拓和丁一岚合影

  1943年夏,日本军队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全面的扫荡。彼时《抗战报》已经更名为《晋察冀日报社》,并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马兰村成为日军扫荡重点。1943年反“扫荡”中,马兰及附近村民为了掩护报社,19人壮烈牺牲,无一人泄密……同是1943年,邓拓和夫人丁一岚在马兰生下了邓小岚,邓小岚寄养在马兰的一个农户家直到1946年。

1587627098290_xwmk.jpg

 2004年,邓小岚老师受晋察冀日报社一些退休老同志的委托,重新回到马兰村为马兰惨案遇难同胞建立纪念碑。在落实建立纪念碑期间,她就住在村里。有一次她喊了几个小孩过来唱歌,结果什么歌都不会唱,她开始还不信,以为小孩儿可能不好意思唱,后来她再让孩子们唱国歌,只有两个小孩儿能跟着哼哼,调儿还不对,她的心一下就凉了。当时的马兰,人们对于音乐一无所知,即使是歌谣,孩子们也只会机械地说而不会吟唱。孩子们不知道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获得心灵的滋养。邓老师决定把音乐带进山村,让音符触动这群孩子尚未开化的心。

  她首先从基础设施开始完善,先是发动家人凑钱,将几间教室翻修,换了桌椅。在教室里教孩子们唱歌,开始还真有些孩子唱得不错,可是山里的孩子爱玩,但是有的孩子一唱歌就能安静下来。后来,孩子们渐渐和邓老师熟悉了,有时候音乐课会在教室上,天气好了,邓老师就带孩子们去山坡上唱,去瀑布前唱,这是任何一个城市里的孩子都不曾体会过的。从此铁贯山间不仅有他们顽皮的脚印,也回荡着孩子们美好的歌声。


1587627161937_lm0w.jpg

《马兰的歌声》内文图

  邓老师一次次往返北京和马兰,把家人和朋友用过的和朋友们捐送的手风琴、小提琴、电子琴和吉他等乐器、乐谱带到了马兰。乐器有了,吹拉弹唱全能的她在爱人的支持下在马兰村住了下来,组建了“马兰小乐队”。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识谱、拉琴。教没有一点音乐知识的孩子学乐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次教完他们走了,第二次回来就有可能全忘记了。办法只有一个——多来马兰村。之所以执着的教孩子们音乐,邓老师认为,音乐不分种类不分地域,主要能带给他们快乐。他们很多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学乐器能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音乐,音乐可以抚慰他们的心灵,愈合心灵的伤口。
在这几年里,邓老师使这些老区的孩子们对音乐的认识从无到有,从不会唱歌到演奏一种乐器。慢慢地,马兰村的孩子们和家长都把学音乐当成了一件大事,在他们心里,孩子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和练琴。想想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而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小提琴手、小吉他手、小风琴手、小笛子手、小曼陀铃手……马兰小乐队奏响在大山之间。阳光倾泻、绿意盈目。慈祥的老人笑容绽放、父亲与孩子同奏同唱,调皮的男生照顾着弟弟妹妹……邓小岚老人带给马兰的何止是音乐,改变的又岂止是孩子们的童年。一个个农村的孩子,他们有着我们眼里世界上最朴素的衣服,最粗糙的食物,最卑微的父母,但音乐使他们的童年美妙得令人咂舌。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马兰的歌声”。邓小岚老师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北京广播网、新浪网、河北日报等媒体都有报道。2010年8月,邓老师带着她的马兰小乐队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2011年,邓老师又将孩子们带到北京卫视春节晚会的舞台上与将军的后代合唱团一起演唱了《希望的田野》。
  再后来——音乐教室在马兰落成,乐器捐赠的人越来越多, 学音乐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有了音乐老师和志愿者孩子们也有了免费的午餐,马兰儿童音乐节在马兰村成功举办。小岚老师现在依然如故,从音乐教室送走一群孩子又迎来一群孩子。她就像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那位无私付出的老师。她的奉献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使得这个乡村从此有了音乐教育和传承。


1587627249313_mt08.jpg


《马兰的歌声》内文图

  一直以来,笔者一直关注当代农村孩童的儿童故事题材,目前原创图画书呈现当代农村孩童真实生活的题材并不多见。加之前几年,新闻报道所反映出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各种负面新闻不断,让人非常揪心。城市如何反哺农村,如何精准扶贫,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马兰村的美好结局,可以给人启发,供人借鉴和思考。所谓精准扶贫,不仅扶贫的是物质,音乐、教育、爱心和坚守同样可以改变一个乡村。
  乡村、儿童、老人、音乐是构成故事的美好元素,这种美是淳朴的。音乐从孩子们沾满泥土的五指尖弹奏出来,从老人们慈祥的笑容中绽放出来,从这片土地的四季轮回中流淌出来,这些都是真实故事本身散发出来的诗意与美好。这种清新质朴的美好和温暖可以长久滋润读者的心灵。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故事的红色背景使得她呈现出了有别于引进版绘本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邓老师是为了建立革命英雄纪念碑才重回马兰村,后给孩子们义务教授音乐的。她本身就有一种历史传承感和反哺农村的意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历史战争题材相关的儿童文学和绘本题材,喜欢花费大量笔墨描述战争之殇。希望孩子们可以缅怀过去,珍惜当下。这个故事立足当代,观照历史,面向未来。让人感受到孩子们最需要的是陪伴、关爱、音乐、鸟语和花香。而所有的怀念都是为了当下拥有更好的生活。
  纪录片《马兰的歌声》拍摄以来,邓小岚和马兰村的故事被多个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此次改编成图画书可以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对原纪录片进行一个弥补。同时,亦有资源想将纪录片《马兰的歌声》改编成故事片上院线的想法。相信原创图画书的出版可以和电影在影响力上互相推动。

  2017年我取得了主人公邓小岚老师的授权支持后,《马兰的歌声》原创绘本选题顺利通过,从此我就开始放心大胆地琢磨起创作团队的事情了。关于文字作者,首先映入我脑海的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在写作方面,他是一个拥有多种“兵器”的作者,我非常喜欢他的绘本《爷爷的打火匣》。那种文风和笔法,让人能够感悟到一种最质朴的爱和美。同时他也是一个资深的出版人和编辑,对于这样一个“命题作文”类型的选题,一定会在创作和合作过程中为我们保驾护航。所以当我忐忑不安地将编辑提案通过邮件形式发送给他的时候,立即得到他的热情回应。事实证明,我也确实幸运获得了他的支持。他仔细研读了这个故事的所有周边信息和相关报道,经过三四个月的磨合,我们不断地沟通、推翻、终于形成了文字的初稿。《马兰的歌声》绘本的先决条件正式成型。接下来更艰难的工作是寻找到这个故事最合适的画者。
  国内的插画界,并不缺乏优秀的插画师,然而寻觅作者的道路并不十分平坦。我相继接触了十几个插画师,约请他们试画样稿,在排除了档期、否决备选,历经多次波折之后,最终敲定了西安美术学院水彩专业著名插画师葛欢欢。葛老师感动于这个故事,经过了一年的频繁沟通,我们圆满地完成了《马兰的歌声》全部画稿。
  当画稿全部交给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我也迅速和徐鲁老师联系,并于去年8月,去湖北武汉亲自拜访徐鲁老师。当看到打样彩稿后,徐鲁老师也被画家的用心打动了——他决定第三次修改文稿,大刀阔斧地删减了很多的文字,用极致简约的文字配合和成全这个美好的故事。
  原创绘本《马兰的歌声》即将于2020年6月出版发行,虽然时间漫长,但是行进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也许一本图画书无法传递出马兰村歌声里的丰饶与神奇。但是美好的故事就是光明。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相信这个美好的故事一定会像灯塔一样永远抚慰着孩子的心灵。(郭超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少儿出版社” 或“来源:本站”的作品,版权均属安徽少儿出版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者,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少儿出版社”。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安徽少儿出版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